我市全域联动防控蚊媒传染病
针对夏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上升的形势,我市自7月28日起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市卫健委统筹部署,各县市区及责任单位全面开展环境整治与精准消杀,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链。
武陵区组织街道、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200余处、清理积水容器3.5万个,并对重点区域实施蚊媒密度动态监测。鼎城区对农贸市场、垃圾站等高风险区开展精准消杀,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喷洒处理孳生地300余处,清除废弃积水容器1.2万个。下一步,鼎城区将建立蚊媒密度实时监测机制,并通过社区网格群推送防蚊知识。连日来,桃源县卫健局组织消杀队伍,对城区下水道、排水沟等隐蔽角落实施烟雾熏杀,同步清理绿化带、垃圾点积水区域180处。临澧县累计消杀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等重点场所200处,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病媒密度同比下降35%。安乡县构建县乡村三级联防机制,聚焦城乡接合部、医院、农贸市场等区域,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滞留喷洒”双重技术,清理积水容器2万余个,药物处理下水道800条。8月1日起,津市市组织专业队伍错峰作业,对绿地、下水道等40余处蚊虫聚集区实施药物喷洒。津市市卫健局强调,后续将加大公园、老旧小区巡查频次,并开通蚊媒投诉热线。针对旅游区蚊媒传播风险,柳叶湖卫健局组织专业队伍对积水区、绿化带、垃圾站等50余处孳生地开展集中消杀。西洞庭管理区对龙泉街道绿化带、雨水井等50处蚊虫栖息地实施药物喷洒与烟雾作业。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