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常德要闻>详细内容

2025年秋季“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开放教育火热招生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06 07:52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裴维维 杨思怡

近日,2025年秋季“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开放教育报名火热开启,报名截止日期为9月20日。

自2015年起,市委组织部与常德开放大学携手,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打造成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招生重点聚焦现职村(含农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力量、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新产业工人和退役军人等有意在村工作的群体。通过系统化培养,全市已孕育出一批乡村治理能手和产业“领头雁”。

这些从“农民大学生”队伍中走出的佼佼者,用实干诠释着教育赋能的力量。鼎城区尧天坪镇喜洋村党总支书记肖志敏在学校深造后,带领全村378户发展庭院经济,2024年增收120多万元,村集体500亩优质水稻增收12万元。

2018年毕业于常德开放大学的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原村民委员会主任邹永红,曾带领1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借电商技能让金河野生古树茶畅销全国。

汉寿县岩汪湖镇金盆岭村党总支书记张祖爱经系统化培养,以“党建+”创新实践激活振兴动能,让“负债村”变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在籍学生、湖南金子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带领企业突破非晶纳米晶材料技术壁垒,2024年公司产值达3000万元,解决150人就业。他们的故事,正是“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成果的生动注脚。

为使培养的人才“接地气、能干事”,常德开放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四维一体+双证”人才培养模式、“四维递进”能力培养模式、“学员+专家+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一主多元”课程置换模式,明确了“三能三识”的人才培养规格,同时打造政策理论、实用技术、信息技术“三个课堂”。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坚持“按需施教”,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结合、授课内容与农事活动融合,创新推出“订单式”教学。与此同时,学校还拥有一支专业的专职教师队伍,并建立了专家团队及优质兼职教师数据库,为学员提供全方位、专业化辅导;布局了18个市级实践教学基地和34个县级实践教学基地,聘请10余位本地高校和农业部门专家开展实践教学。

2025年秋季,我市农民大学生培养层次涵盖本科和专科:本科设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专业,专科设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法律事务(农村法律服务方向)、工商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方向)、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等专业。报名详情请关注“常德开放大学”微信公众号。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