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
近日,市政府印发《常德市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以自然资源规划统筹为核心,通过汛旱防治,耕地垦造、提质及置换等举措,推动生态治理与国土空间优化协同发展。该机制旨在破解耕地保护与灾害防治的协同难题,强化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可持续利用。
根据《方案》,我市将分阶段推进“1—2—5”目标,即至2025年,新增耕地1万亩、改造提质耕地1万亩,完成耕地置换1000亩及耕作层剥离再利用10万立方米;到2026年,新增和提质耕地各2万亩、完成耕地置换2000亩;至2029年,新增和提质耕地各5万亩、完成耕地置换5000亩。这一目标体系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框架,突出耕地保护与灾害防御的深度融合。
为强化实施路径,我市在汉寿县、澧县布局四大示范项目,重点围绕耕地扩面提质、耕作层再利用、垦造恢复及耕地林地置换优化展开;建立规划统筹统管、项目联审联批、信息共建共享、资金协同协力及跨县域置换五项机制,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增设“智汛耕云”模块,整合水利、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构建多维度资源管理平台;通过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联动,探索跨县域林地耕地置换试点,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目前,汉寿县已完成3800亩耕地提质改造示范片建设及10万立方米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澧县已建成3000亩新增耕地示范片,项目建设成效初显。下一步,我市将重点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环洞庭湖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六大任务,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为全省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安全提供实践经验。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