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常德要闻>详细内容

民生升温,大力提升市民幸福感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14-02-28 08:40 来源:常德日报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用通俗简单的话语阐述了民生幸福的意义,这是古人心中朴素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对于今天的执政者来说,解决民生问题当是最大的政治。

  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285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100元,比上年增长13.1%。逐年增长的财富收入使得生活在常德这座城市的人民感受到种种变化和幸福。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财富绝对值还很低,人民渴求幸福的意愿还非常强烈。

  深受市民关注和期盼的民生升温、园区攻坚、城市提质三大战役已经打响,事关百姓衣食住行的民生工程被摆在了“三大战役”之首,这彰显了市委、市政府着力改善民生、关注民生、造福民生的重要决心。民生问题与构建和谐常德密切相关,民生问题与实现常德人民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只有抓住了民生问题,才能做好民生课题,民生升温才能顺理成章自然实现。

  做好与民生有关的“硬件工程”是民生升温的前提。

  首先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以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和就业、就学、就医为主的“三保三就”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全面推进社保扩面,稳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坚决落实好中央、省里文件精神;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抓好就学工作就是要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好就医工作主要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完善疾病防治、妇幼保健、中医中药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好民生之急。

  其次要抓好与民生有关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条件。2013年,我市成功完成了“三改四化”中“路改”的主要工程,城市道路由白变黑、由差到好,市民已感受到出行的舒适和幸福。目前,“水改”和“棚改”正在进行,另有一大批旅游重点项目、交通在建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加紧建设,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一旦完工,将会极大地提升我市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再者要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完美社区建设。民生幸福要让生活在农村和城市的人同步幸福才够标准,市委、市政府正在按照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要求,努力将乡村打造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按照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努力把社区建成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达成这一目标,还需要621万常德人共同努力,人人参与,没有看客。

  做好与民生相关的“软件工程”是民生升温的保障。

  民生幸福是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良好的生活设施、城市基础生活条件等硬件的改善虽能增强市民的幸福指数,但不能使市民获得充分的幸福感。老百姓心中追求的幸福感除了一定的财富收入外,还与社会公正、官员廉洁、服务优质等民生的“软件工程”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变管理为服务,变公仆为服务员,从软环境下功夫,满足市民对完整幸福感的期盼和追求。

  打造民生幸福的“软件工程”应着眼大局。市委六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要求要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是幸福常德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联合国国家幸福指数排名,官员服务意识、廉洁作风和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幸福感,官员廉洁、工作敬业、各类不正之风得以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以整治。人们信任政府,生活在城里的人自然幸福。

  打造民生幸福的“软件工程”还应从小处发力。市民关心房价、水价、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各级政府就应该急市民之急,想市民之想。城市有弱势群体需要关爱和救助,为政者就要及时出手;棚户区改造牵涉面广,城市管理者就需要按照法律谨慎从事等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徐小青说过,凡是关系到民生的事情都是小事但又不是小事,为政者只有将这些小事做好,才能赢得民心,才能获得认可,市民也才可能从中获得充分的幸福。

 

(编辑:李念念)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