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常德畜牧水产业近5年工作回眸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11-04 07:44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曾玉英 通讯员 贺亮

“十四五”期间,常德市立足沅澧生态禀赋与农业大市底蕴,以规模化养殖为根基、产业链延伸为纽带、科技创新为引擎、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畜牧水产业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转型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5年来,全市养殖业稳产扩能、提质增效,养殖发展根基持续夯实。全市生猪年出栏保持在500万头左右的规模,创建国省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05家,新增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37家。新建桃源鸡保种场1家、种公猪站2家,新增畜禽水产良种场24家,推动“湘芯一号”黄羽肉鸡育种芯片成果研发,“湘佳黑鸡”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种业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全市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74%,较“十三五”末增长10%。惠生农科上榜国家级龙头企业,泰淼鲜丰、正大夹山猪场、佳和灵泉基地获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哲武农牧被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养殖水平不断提高。

常德市科学布局畜牧水产养殖基地,全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39万亩,年产量达53万吨,甲鱼、鳜鱼、南美白对虾等名优特水产产量比重逐步提升,渔业生产产值突破百亿元。特色水产亮点纷呈,“常德甲鱼”“汉寿甲鱼”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常德市荣获“中国生态中华鳖第一示范市”称号,鼎城区和汉寿县获批全国龟鳖产业发展重点区县。安乡县的鳜鱼,澧县的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蓬勃发展,形成多元化特色养殖矩阵。

5年来,常德市着力拉长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从养殖向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休闲文旅延伸。常德成立畜禽水产品加工和预制菜产业专项领导小组,预制菜产业初具规模,湖南“院士一桌饭常德宴”亮相中国中部农博会,湘佳牧业入选预制菜领域最具实力的中国百强企业,湘佳美食心动智能工厂投入运营,引进智能化卤制、炒制生产线,年产出石门肥肠、盐焗鸡等预制菜产品,预计年产值26亿元、创利税1.5亿元。

大湖股份凭借全国最大淡水养殖基地优势,构建了生态农业与健康服务融合的复合业态。大湖股份、湘食食品、禾田甲食品、海美水产等企业的畜禽水产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华乐食品成为全国首家恢复对新加坡出口猪肉的企业,湘佳牧业的冰鲜禽肉、哲武农牧的鸡蛋、汉寿三建和红实坊的大闸蟹与甲鱼远销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出口规模稳步扩大,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5年来,全市坚持绿色转型、生态优先,养殖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先后完成鼎城区、桃源县等8个县市区的畜禽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100%。通过实施渔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及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完成了8万亩水产养殖池塘的尾水治理,并对鼎城区土硝湖、汉寿县安乐湖、澧县北民湖、安乡县珊珀湖等重点片区开展尾水监测,精准掌握治理效果,确保尾水达标排放。连续5年举办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开展禁渔联合执法,清理违规网具、渔具和“三无”船只。智慧渔政平台集成224个监控点位,构建了多维视频监控系统,有效遏制了非法捕捞行为。同时,组织对5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水生生物资源进行定点监测,初步建立了水生生物监测项目数据库,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常德畜牧水产业正以“生态+品质+品牌”为核心竞争力,书写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