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江北城区百组雨水边沟即将“上岗” 提升城市排水韧性
近日,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正在组织实施主次干道积水点及低洼区域改造项目,计划在市江北城区20条主次干道上增设约100组新型雨水应急排水边沟,预计年底可全部完工,助力解决市民“雨天出行难”的民生痛点问题。
此次改造集中在常德大道、柳叶大道、阳山大道、朗州路、紫缘路等20条交通主次干道的重要路口及低洼区积水隐患点。这些区域此前因雨水口过小,且易被落叶杂物堵塞,强降雨时容易出现路面积水,影响交通通行与市民安全。为精准破解难题,市海绵中心采用经试点验证的高效排水技术方案,新建成的雨水边沟由五组铸铁雨水口组合而成,并将原有DN200-300的雨水连接支管升级为DN600,同时在雨水井内增设沉泥池,从源头减少树叶和垃圾淤堵管网的问题。
“新型铸铁盖板的过水能力比传统预制砼盖板大幅提升,还具备耐压、易维护、不易堵塞、揭开方便等优势,能有效避免杂物堵塞导致的路面积水。”市海绵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在紫菱路、光荣路等路段的试点显示,改造后强降雨时路面积水可在20分钟左右快速消退,且不需人员值守处理也能及时高效排水。此次批量改造延续了“施工简便、成本可控、维护便捷”的特点,实现“小投资解决大问题”。
据了解,此次雨水应急排水边沟改造是常德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改造更新的新举措,通过因地制宜采取“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科学策略,持续增强城市应对雨洪的“弹性”。市海绵中心将对改造区域的排水效果进行持续监测,并逐步在其他易积水低洼路段推广该技术,让“海绵效应”覆盖更多城区角落。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