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城市“动脉”
走进市排水服务所的调度中心,节日的喧嚣被过滤成服务器运行的轻微嗡鸣与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国庆中秋期间,我们要实时监控全市50多处泵站的运行数据,水位、流量、设备状态,既要科学调度雨水排放,防范积水,也要把千家万户产生的污水安全有序地输送到城区两座污水厂,每一个数字的异常波动,都可能是一场积水的前兆。”值班员欧阳豪强的眼睛紧盯着屏幕上各种排水设备实时传回的数据,他的工作台前,除了多块显示屏,还贴着一张最新的天气预报图。密切注视各泵站参数、持续关注天气预报,预防突降暴雨,是他们假日的值守任务。
这方寸屏幕之间,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只有日复一日的监控与预警。但正是这份于无声处的警惕,构成了城市排水安全的第一道坚固防线。
闻讯而动的“排水突击队”
在市排水服务所的大院里,几辆黄色的应急抢险车整齐列阵,抢险队队长刘杰站在车旁仔细检查着设备情况,他和他的队伍,将在这里度过“随时待命”的“双节”。
“我们的工作很简单,平常就是保养应急排涝设备,确保‘车能响、泵能转、管能通’。一旦接到指令,立刻带着人和设备赶到积水点,用最快速度把积水抽排干净。”刘杰话不多,言语间带着一线指挥员特有的干练。这位在排水线上奋战了20多年的“老将”,几乎每个节假日都是在值班中度过的。
“节假日谁不想陪着家人?今年孩子早就说想让我带他出去玩玩。”提到孩子,这位硬汉的眼神柔和了一瞬,随即又恢复了坚定,“我们守在这里,就是为了让更多家庭能安心过节,不用蹚水,不用堵在路上。‘大家’通畅了,‘小家’的暂时分离就值得。”这份“为大家舍小家”的抉择,早已融入他的血脉,成为了一种无需言说的责任。
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有多支像这样的应急抢险队,在这个假期里24小时待命。他们就像枕戈待旦的士兵,确保任何时候都能用最快的速度化解城市的“肠梗阻”。
用脚步丈量责任的“管网医生”
城市的健康,不仅需要“大脑”的指挥和“突击队”的救援,更离不开日常的巡检与呵护。年过50的黄开胜,就是这样一位“管网医生”。他在一线巡查岗位工作8年,节假日总是在市城区各个泵站和排水设施之间穿梭。
“我们一个月要对所有排水防涝设备进行一次例行检查,确保它们随时处于良好状态。节假日人流量大,保障任务更重,我们就更忙了,根本不能出远门。”黄开胜一边检查着泵站的运行记录,一边说道。
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到物业托管泵站,再到无人值守的站点,市城区近60处泵站都留下了黄开胜及其巡查队友们的足迹。他们用不停歇的脚步,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城的排水安全网,确保了各类设施在节日期间的稳定运行。
方寸屏幕前的“城市守望者”
国庆中秋长假,当千家万户的欢笑声回荡在团圆饭桌与旅途之中时,有一群人,用“不停泵”的坚守,换取城市排水生命线全天候畅通无阻,他们是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排水服务所的工作人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