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执监督利剑 守为民初心——记常德市优秀共产党员彭晖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8-24 08:32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粟钰 李张念

8月14日,记者走进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办公室,科长彭晖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滚动的是全市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的动态数据。

就在今年,彭晖牵头推动的《常德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十项措施》落地实施,一项项制度创新正悄然重塑着常德的执法生态。而此刻,这位刚刚获评“常德市优秀共产党员”的法治工作者,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

从2005年在桃源县三阳法庭初识基层司法的青年法官,到如今手握执法监督利剑的市局科长,二十载春秋流转,彭晖的阵地在变,但初心未改:“作为一名行政执法监督战线上的共产党员,我们不能局限于纠错,更要通过机制建设,指导督促执法机关规范行为,为企业扫清障碍,为市场保驾护航,这才是服务大局的应有之义。”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彭晖深知,破解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重复检查”“多头执法”“趋利执法”等顽疾,必须从根子上构建制度堤坝。

《常德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十项措施》如精密齿轮环环相扣:“涉企行政检查计划管理”管住检查任性,执法人员“扫码入企”让过程阳光透明,“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赋予企业改正机会……雷霆手段立显成效——措施推行后,全市涉企检查频次锐减50%。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常德法治化营商环境质的跃升,相关工作连续两年在全省作为典型进行分享,《常德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十项措施》更是在全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推进会上被重点推介。

“不能让每一个寻求监督的市场主体失望,至少要让他们在监督的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彭晖的办公室,是许多企业心中的“法治前哨”。3年前,他主导建立了全市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置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常德市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架起监督“高速路”,明确市县乡三级职责和办理权限。3年来,仅市本级就受理投诉举报116件次,及时处理或纠正不当行政执法行为33件次。

数字背后,是动真碰硬的雷霆行动。面对某单位12起“以罚代管”案件——罚款了事却无人纠正违法乱象;某单位违规异地执法,冻结外地企业资金3000余万元……彭晖顶住压力果断亮剑,发出《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最终促成执法机关撤销处罚、解冻账户,为当事人挽回巨额损失。他说道:“监督要长‘牙齿’,法律底线寸步不让!”

两次荣立三等功,四次获市委市政府嘉奖,连续两年在全省作常德执法监督工作经验发言……彭晖步履未停:“执法监督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

彭晖推动在全市聘任50名行政执法监督员和设立20家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引导社会广泛关注;组织跨部门校园食品安全等专项执法检查和评议活动,通报违法案例,督促纠错整改。暗访发现某单位4个月内对某企业进行4次无计划检查后,他坚决监督纠错,最终执法单位负责人当面向该企业致歉,并组织系统内学习“十项措施”。在同事徐靖超眼中,这位“老黄牛”科长总把最难的事留给自己:专业上带头钻研繁复的行政法规,生活中为同事排忧解难。“他让监督工作有锋芒,也有温度。”徐靖超说。

终审:李念穗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李念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