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卫健系统推出五大实招解民忧
“以前住院,光结算、复印病历就跑了3个窗口,来回折腾两小时。这次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出院时护士直接到床旁帮我们办理结算,几分钟就搞完了!”近日,说起就医流程的简化,市民王女士表示非常满意。近年来,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坚决扛牢主体责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五大实招,推动整改整治取得可检验、可衡量的实际成效。
在破解“检查多”难题方面,我市全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将互认工作纳入医护人员考核范围,在去年197个互认项目基础上新增16个项目,推动5家三甲医院接入省级新平台。目前,第二批三级医院正有序推进医保专网扩容,预计年底前实现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纳入互认平台,有效减少重复检查。
针对“多头跑”痛点,全市深入开展一站式服务改革,通过重构门诊服务、预约流程和结算模式,打造标准化门诊服务中心,推行集中预约和床旁结算服务。目前,全市已有5家三甲医院完成床旁一站式结算及预约建设,4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建成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可提供导诊、咨询、证明开具等综合服务,患者平均就诊时间缩短40%。
为缓解家属“陪护难”压力,今年5月起,全市14家医疗机构试点免陪照护服务,制定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由医疗护理员在护士指导下为不同护理级别患者提供专业生活照护。以市一医院为例,该院已在骨科病区开展该项服务,医疗护理员按50—160元/日标准已累计服务2043人次,有效减轻了家属陪护负担。
创新推出“一号管多日”服务,着力破解“重挂号”困扰。在去年市一医院试点基础上,今年全市全面推行普通门诊一号管三日、专家门诊一号管一周新规。目前,仅市一医院就已惠及32.07万人次,显著降低群众重复挂号成本。
全市同步强化生育养育供给,破解“带娃难”问题。目前,全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均达二级标准,其中85%为二甲。我市融合中医药服务,培训百余名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建成7家生育友好医院和11家儿童友好医院;大力发展普惠托育,建成168家普惠托育机构,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33个;创新发放4035张托育体验券,指导用人单位开设32个暑期托育班,构建起多元托育服务体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