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常德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筑牢水产养殖“防护网”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18 07:30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曾玉英 曹凯林 贺用民

进入盛夏,高温、暴雨等天气频发,水产养殖迎来病害防控、水质管理的关键期。连日来,常德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组织技术骨干深入养殖塘口,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养殖户科学应对夏季养殖难题,保障水产养殖稳产增效。

“夏季水温高,水体容易缺氧,一定要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开启增氧设备,同时控制投喂量,避免残饵污染水体。”在常德市鼎城区江南鳡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良种场的鱼塘边,技术人员一边查看水质监测数据,一边详细讲解高温期管理要点,发放《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等宣传资料。

据了解,该合作社位于鼎城区石公桥镇北极村,繁育基地总占地面积390亩,其中亲鱼及苗种培育水面370亩,以生产鲢、鳙、草、鲤、鳜鱼水花为辅,重点进行鳡鱼和鸭嘴翘鱼苗的孵化。为应对夏季养殖风险,合作社早部署、早行动,成立了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指导小组,分片包联养殖区域,重点围绕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提供服务。同时,合作社还建立了养殖信息交流群,实时解答养殖户疑问,让养殖户足不出户就能获取专业指导。

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水产养殖专家表示,夏季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是水产动物生长的主要季节,但因有效降水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为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各养殖户要从苗种培育、水质调控、饲养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

在苗种培育方面,苗种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夏季鱼苗池需注意水体中藻类生长过盛引发气泡病,要及时调节水质,控制藻类丰度。应及时对鱼苗进行分池,防止生长规格差异过大,肉食性鱼类出现大吃小的现象,分池前后做好抗应激、防缺氧和消毒工作。
在水质调控方面,夏季持续高温,水体昼夜温差大,水产动物代谢旺盛,底层水易缺氧,底质环境恶化严重,水质变化快。要及时进行水质调控,确保养殖环境稳定。适量加注新水,一般7至10天加水一次,水位保持在1.5至2米,加注新水时,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加强对池塘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注意监控养殖池水溶氧,勤开增氧机,谨防养殖鱼缺氧、浮头,增氧机的使用应当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
在饲养管理方面,夏季昼长夜短,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全价配合饲料。饲料要保持新鲜、无杂质、不变质。投喂次数和投喂饲料量要根据天气、气温、养殖水体水质、养殖鱼体规格等不同因素,做出合适判断并及时调整。晴天可多投喂饲料,阴天尽量少投喂饲料,雷雨天气时不投喂饲料;上午、中午可多投饲料,傍晚尽量少投喂饲料,晚上一般不投喂饲料。夏季投喂饲料量以达到养殖鱼类七八成饱为宜,每次投喂掌握在1至2小时吃完为宜。此外,还可通过设置遮阳设施、逐渐加深池塘水位、使用低温水降温等措施降低水体温差,保持水体温度相对稳定,避免水产养殖动物因高温出现应激反应。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