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接力 父女同行
近日,在常德市中心血站机采科,46岁的漆匠曾德文与他18岁的女儿曾心林正并排躺在采血椅上捐献成分血(血小板)。这是今年暑假父女俩第二次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并肩。
2012年6月的一天,曾德文像往常一样送女儿去学校,返程的途中,他在武陵阁步行城看见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在进行无偿献血的宣传,简单了解后,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人生第一个300毫升全血。那一刻的善念,从此化作了他十余年风雨无阻的坚守: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献血间隔期满,他总会奔赴血站献血,即便随工程队远赴南京施工,他也未曾忘记这份坚持,在另一个城市里寻找献血屋,延续无声的奉献。
2021年,曾德文在市中心血站机采科的微信群里看到一则信息:一位市民急需A型血小板救命。A型血的曾德文第一时间赶到市中心血站机采科,捐献了足够救治一位患者的血小板。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成分血对于特定危重患者而言,是无可替代的“生命种子”,且捐献间隔期更短,意味着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自那一刻起,他便毅然选择献成分血。近50次挽袖,每一次都是无声的壮举,每一滴热血都铭刻着他对生命最朴素也最崇高的守护。
献成分血的过程需要近一个小时,有时曾德文会带上女儿一同前往。父亲年复一年、默默坚持的身影,如同一粒饱满的种子,悄然在女儿纯净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奉献与担当的精神,在每一次陪伴中完成了最动人的传承。
曾心林大学选择了护理专业。年满18周岁,她也加入了无偿献血者的队伍。“爸爸从未豪言壮语,却用行动给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曾心林目光坚定,“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守护生命健康是我的天职。而献血,正是这份天职最直接的践行。”
曾德文的善行如同投入湖心的磐石,激荡起的爱心涟漪不断扩散。他的坚持不仅感动了女儿,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家人。曾德文的姐姐同样被他的无私大爱所感召,加入了无偿献血者的队伍。
一个普通漆匠的家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在平凡的岁月长河中,用爱与责任共同构筑起守护万家灯火、托举生命希望的基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