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织密心灵“防护网” 托起民生“幸福基”——常德精神卫生服务的温情答卷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5-17 10:08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李白 罗文 陈星

“医生每月上门送药、做心理疏导,还帮我们申请了补贴,日子终于有了盼头。”在石门县白云镇,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李大爷握着家庭医生的手连连道谢。这样的暖心场景,正是常德市深化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常德市卫健委以“全周期服务、全链条管理”的理念,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网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医防融合、社会参与”的服务新格局,为百万群众织密心理健康的“防护网”,托起民生的幸福基底。

资源下沉,织密基层服务“一张网”

过去“求医无路”,现在“送药上门”。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工作周,常德市康复医院组织12位专家初春踏访,为“重精”患者送上温暖关怀。3月份、4月份,常德市康复医院、常德市精神卫生中心连续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断复核及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行动,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至患者“家门口”。3次活动,累计完成近千例患者的诊断复核,优化治疗方案,完善动态档案,宣传和惠及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更加科学化、精准化、常态化。

精神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常德市夯实民生福祉、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关键抓手,被列入《健康常德“十四五”建设规划》,是常德市民生保障“十大工程”之一。近年来,常德市统筹施策,全域共促,重点开展了“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明确了“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降低精神障碍发病率”的工作目标,将“精神卫生服务覆盖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等指标纳入“健康常德行动”年度考核体系。

目前,市卫健委统筹构建“市+县+乡+村”的四级网络,全市精神专科医院和设置了精神科的综合医院有22家,设置精神专科的医院实现县级全覆盖,规范化治疗率达95%以上;乡镇设立187个心理健康服务点,形成“30分钟心理服务圈”,患者人均就医时间缩短60%,打通了惠民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织密了基层服务的“一张守护网”。

政策托底,打好民生保障“组合拳”

对重度精神疾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最大限度给予政策托底、特殊保障,是全市上下的共识。

“没想到政府连住宿和伙食费都包了,真是雪中送炭!”刚出院的抑郁症患者刘先生感慨道。

统筹施策,全域共促。据悉,汉寿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购置6台配备诊疗设备的专业医疗车,全额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基本用药。对低保、五保及脱贫监测对象,减免其住院期间的生活费,切实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

近年来,汉寿县针对特殊患者群体,创新构建“医疗上门+全周期管理”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偏远地区患者就医难、负担重等民生痛点。

“我们正着力构建覆盖筛查、治疗到康复的全周期管理模式,通过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定点机构免费体检等举措,有效减少患者停药或断药风险。”汉寿县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县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病情回访和健康体检,发放三级及以上患者监护人监护补贴,补齐基层精神卫生服务短板。

在市卫健委的积极引导下,该县创新的筛查、治疗到康复的全周期管理模式将逐步在全市推广开来。

依托市康复医院建立常德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市卫健委还组织对各行各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社会协同,绘就共建共治“同心圆”

2024年12月12日,常德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会在津市市德雅中学召开。

值得一提的是,常德市教育局与常德市康复医院在会上正式签署了医教协同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以学校为基础、以服务对象为需求、以专业心理医疗团队和专家资源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

以此次合作为例,市卫健委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各级精神卫生中心与全市高校、中小学校签署医教协同相关合作协议。2024年,先后与全市5所高校签订相关合作协议,挂牌“常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共完成对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讲座辅导等38场,完成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专场52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讲座及家长课堂62场。

此外,2025年常德市还组建市级巡讲团1个,医疗机构巡讲团5个,全面启动心理健康知识面向机关、面向企业、面向学校巡讲活动,其中面向学校心理健康知识巡讲活动计划完成20场次。

守护心理健康,为爱行动,为“心”加油,是全市精神卫生工作一以贯之的焦点。

近年来,常德市文明办联合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康复医院、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持续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10余万份。同时,全市组织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210场次,发放心理健康知识手册10万余份,开展防疫人员心理健康评估及疏导1.2万人次。

今年,12356国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在常德市24小时运行以来,提供了3589人次的心理疗愈。在此基础上,常德市投入运行了“常德市社会心理服务智慧平台”,为群众提供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服务。

从“流动医疗方阵”到“零距离”义诊,从助残创业到四级联动精准服务,常德市以“医疗资源沉下去、政策保障浮上来”的创新实践,构建了精神卫生服务的“常德模式”。2025年,常德市将进一步推动“弱有众扶、病有良医”的民生图景落地生根,让每一分坚持都能点亮希望之光,每一次守护都能诠释城市温度。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Scan me!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