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接访“零距离” 为民解难题——162名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信访一线回应群众诉求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5-15 07:36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聂盟 王菲

“您反映的征地补偿问题,我们已经详细记录,后续会严格按照流程办理。”近日,在市纪委监委的接访窗口,办公室干部罗金鸣化身信访专员,耐心细致地接待来访群众。接访首日,她接待了4批群众。

3月25日起,我市组织162名纪检监察干部下沉到信访一线,全面参与接访、办信、督办等工作。这一举措不仅助力提升信访工作质效,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高效回应群众诉求,还推动了纪检监察干部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

市纪委监委调研法规室主任杨文韬对此深有感触。作为首批参与信访“走流程”的干部之一,他上岗首日便遇到一位群众情绪激动地反映:“村里说我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养蛙,相关部门对我的池塘设备进行了拆除,让我损失巨大,必须给予我赔偿。”杨文韬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发现,该群众对耕地政策不太了解,便耐心地向其宣讲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得到了群众的理解。

为推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高效,市纪委监委依据《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精心绘制了来访处理、“12388”来电处理等6张业务流程图,明确了从登记到督办的43项标准化步骤,有序组织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干部监督室等多部门干部参与其中,让这些信访“新兵”很快上手。

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接访一线,不仅要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处理群众来信,还要熟练操作网络举报平台,全链条掌握信访件登记、研判、转办、督办等关键环节。来自监督检查室的干部,还要结合所联系地区的政治生态,针对重点领域信访问题开展溯源分析,进一步提升问题线索的处置质效。

在受理信访举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群众重复访、越级访等情况时有发生。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市纪委监委建立健全三色预警机制,工作人员定期收集汇总信访举报数据,深入分析研判信访态势和矛盾焦点,依据问题紧急程度、领域风险等级等关键指标,对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实施“红橙蓝”三级动态预警。该预警机制实行月统计、季研判,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风险点,实施靶向提醒,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治理。

前段时间,在桃源县三阳港镇九庄堉村,一起占地纠纷因处置缓慢引发群众短时间内重复举报。市纪委监委经过分析研判后发出“橙色预警”,督促桃源县纪委监委及时介入,推动相关部门快速厘清权属关系,仅用一周时间就实质性化解了该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老带新”联动模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罗金鸣在业务能手的带领下,很快掌握信访线索研判诀窍,她感慨道:“原来信访工作蕴含着这么多学问!”

“信访窗口就是检验我们工作的考场,群众诉求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考卷!”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纪委监委将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常态化下沉到乡村、社区、企业,认真倾听民声,推动解决民生诉求,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交出不负历史和人民的答卷。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