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禁毒战线上的“啄木鸟”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5-06 07:42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邓淇月

“同学们,这包‘跳跳糖’可能是伪装的毒品!”4月27日,在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大礼堂内,1000余名师生在民警王勋的引导下,通过观察仿真模型识破毒品的“马甲”。这是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啄木鸟”禁毒志愿者团队开展的又一次禁毒宣讲活动。

自2013年成立以来,这支由戒毒警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利用工作间隙奔走于各县市区的大中小学校以及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地,开展禁毒防毒公益宣讲活动。12年来,他们已开展1600场禁毒宣讲,有近百万人次参与。

该团队成员陶浩告诉记者,团队成员从5名党员民警起步,现有省市级禁毒优秀讲师20名、青年志愿者成员100多人。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研读案例、设计互动课件,还自创舞台剧《边缘》,拍摄微电影《星光》,只为让禁毒宣传“活起来”。

“孩子们喜欢寓教于乐,我们就反复打磨互动环节。”青年民警廖欣杏是该团队的一员,为了优化课程,她时常利用休息时间推敲宣讲细节。该团队还创新“六进”模式,进校园时用漫画展示和宣誓点燃青春热血,进农村时以方言案例唤醒留守老人警惕,进企业则聚焦新型毒品伪装术……2024年的一次巡回宣讲中,他们18天跑遍44所学校,行程2000公里,让3.5万名师生看清“上头电子烟”“奶茶”“邮票”背后的陷阱。

“我们见过太多悲剧,所以更懂得如何通过宣讲震撼人心。”该团队从戒毒人员真实经历中提取素材,用“第一视角”讲述毒品危害。针对不同受众,他们细分出10余套课程,为学生设计“火眼金睛”辨毒游戏,为乡镇干部剖析公职人员涉毒案例……在2025年最新宣讲中,动态PPT展示的“彩虹烟”“止咳水”伪装术,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识别毒品的能力。

从青涩到成熟,这支成员平均年龄38岁的队伍始终坚守誓言。12年来,他们从“主动走出去”到“被争相邀请”,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他们为提升群众的识毒防毒拒毒能力,筑牢禁毒防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团队负责人王勋说:“每多一个人识破毒品伪装,就少一个破碎的家庭,全社会就多一份幸福与安宁。”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Scan me!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