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医保“温度”标注群众幸福“刻度”——来自常德市医疗保障局的报道
职工门诊共济改革、基金监管新举措等相关经验文章获国家医保局政务信息二、三等奖;
“常医保 德服务”医保党建品牌获2024年湖南省机关党建工作创新交流项目优秀案例三等奖;
市医保局获2023年度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口)帮扶优秀单位、行业(部门)优秀单位;
创新开展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综合改革试点;
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
开通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325家、零售药店119家;
耗材收入占比连续三年下降,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33.92%,比2022年上升2.79%……
翻阅2024年常德市医疗保障事业的成绩单,一项项创新举措,一个个闪亮荣誉,一组组耀眼数据,在护航503万参保人美好生活的征程中,留下了一串“积硅步,行千里”的深刻脚印,记录着我市参保群众不断提升的医保获得感和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
2024年,市医保局以“坚持党建引领,建设‘为民、利民、便民’医保”为目标,聚焦“提升医保队伍战斗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医保工作满意度”三大行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畅通医疗保障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推动了全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精准施策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医疗保障是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筑牢民生底线的重要基石。医疗保障体系是否健全、医疗服务是否优质,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为此,市医保局全力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织牢织密医保网络,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落实利民政策,“应享尽享”增福祉。市医保局全力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落实落地,前三季度,职工、居民享受待遇人数分别为36.88万人、138.65万人;居民医保参保资助23.77万人。开通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325家、零售药店119家,截至10月,门诊统筹结算158.31万人次,基金支出1.72亿元,门诊待遇保障到位;今年10月1日起,我市执行新的血液透析结算标准: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分别为5100元/月、4800元/月、4200元/月,血透政策平稳上线;10月1日起,我市将“取卵术”等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统一纳入基金支付范围,辅助生殖门诊政策稳步实施。
深化制度改革,“三医联动”提质效。为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基层医疗机构得发展、医保基金得安全的“一举三得”目标,7月1日起,我市在澧县创新开展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综合改革试点,先期在澧县澧南镇、金罗镇启动改革,11月1日起,全县19个镇街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综合改革。目前试点推进平稳,群众基层就医意愿增强,门诊就诊人数明显增加,人均个人自付明显降低,基层医疗机构收入增加。完成2023年DIP清算,2023年全市医疗机构DIP结付率达97.22%,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推进。医药耗材集采和价格监测常态化开展,2024年,组织集中带量采购25批次。完成全市243家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监测评估,药品收入占比29%,百元医疗收入耗材占比12.87元,符合国家医改要求;耗材收入占比连续三年下降,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33.92%,比2022年上升2.79%。
用情用力提升服务效能 畅通医疗保障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前这些集采药品只有到公立医院才能买到,如今在家门口的零售药店就能买到。”12月16日,市民张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她患有糖尿病,她使用的是甘精胰岛素,该药品集采前价格是143.5元/支,集采后价格是65.3元/支,月费用下降了200多元。该药以前没有进零售药店,她必须去医院排队挂号取药。
张女士享受到的药品集采红利,得益于市医保局推行的“集采药品进药店”举措。首批进零售药店的集采药品共660种品规,零售药店可自行选择药品进入,其中,连锁药店不得低于60种集采药品,单体药店不得低于50种集采药品,重点保证门诊慢病用药。截至目前,全市共开通105家试点药店。
今年来,市医保局持续提升服务质效,破除区域壁垒,开展全市医保经办管理“一体化”改革,全市医保协议互认、一卡通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18个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推行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全市经办窗口服务事项一站受理、一窗通办。
优化提速费用结算。市医保局每月定期完成定点医药机构费用结算拨付,进一步缩短实际拨付周期;全市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药店1505家、医药机构423家,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位居全省前三,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超标准完成;落实湘鄂两省互联互通,新增15个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参保人住院“免备案、不降比”。
守好用好“救命钱” 规范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11月初,细心的刘先生在药店购药时注意到,药店的工作人员给他药前,用扫码机器在药盒上扫了一下。好奇心驱使,刘先生咨询后得知,原来这是药店在扫描药品追溯码。通过追溯码,药品耗材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被监控和记录,每盒药品和购买者的信息将全部被录入医保系统内,一旦出现药品串换、药品回流等骗保行为,相关部门将会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市医保局为保障市民购药切身利益,自今年9月份以来,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医保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制定了《常德市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及应用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让我市药品追溯进入“码时代”,市民就医购药更放心。
截至11月11日,全市1122家定点零售药店完成医保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上传数据407.7万余条,接入率达23.75%,居全省第一。
医保基金是群众的治病钱、救命钱,关系着每一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过去一年,市医保局不断强化综合监管,全面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通过综合开展飞行检查、专项整治、智能审核、集中宣传等方式开展医保基金日常监管。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448家,查处违规1076家,处理处罚共计2315.29万元;约谈130家,暂停医保协议43家,移交司法机关2家、纪检监察机关3家、其他部门14家,曝光案件53起。
此外,市医保局还对122家定点医院、1011家定点药店、4991名医保医师、5235名医保护士开展信用评价,公布“十佳”名单,开展分级分类监管;督促医院将评价结果与医务人员职务任免、职称评聘等挂钩,增强自律意识,信用监管扎实推进。
内控内审不断加强。市医保局制定了经办内控检查细则,形成常德市100项内控检查内容及规则,涵盖所有经办业务类型、岗位及人员。此外,该局还组织工作人员每季度开展全市内控检查,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改革永远在路上,医保服务永无止境。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持续抓实“提升医保队伍战斗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医保工作满意度”三大提升行动,持续落实医保待遇政策,持续加强基金安全管理,持续提升群众实际报销比例,持续推进重点改革事项,持续提升经办服务质效,建设“为民、利民、便民”医保,推动我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