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桃花源里好耕田——常德市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工作回眸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4-06-19 07:44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姚瑶 陈子尧 张联秀

中国人历来钟情土地。当“嫦娥五号”为我们带回来自月球的礼物——重达两公斤的月球表面土壤,网友最关心的问题便是月球上能不能种粮食;当第四代住宅的时尚风潮席卷而来,大家想着终于能在城市的家中划出一小块地种植瓜果蔬菜;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时常会在当地寻到一小块土地,播种一些来自家乡的种子;哪怕是好友相聚,“回家种田去”也总被人们挂在嘴边,那是人们对心灵归属的回眸。

回望历史,安守田土、击壤而歌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因为农业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今天的湖南,以约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4%的粮食,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作为湖南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多的常德,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悉心保护每一寸耕地,全面构建着数量、质量、生态、文化“四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

目前,常德耕地面积达665.49万亩,超过耕地保护目标13.5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583.8万亩;粮棉油产量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在全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中,水田、水浇地等优质耕地占比达83%,常德已经连续23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一“图”谋划耕地保护新格局

和全国各地一样,随着提高经济效益等诉求逐渐上升,常德的土地利用需求也保持着旺盛态势。由于耕地用途的多宜性和数量的有限性,前述用地需求成为导致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隐患。

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进介绍:“耕地保护在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上享有优先权。在甄别用地需求时,我们会优先满足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其次是生态保护红线,最后才是城镇开发边界。即优先确定保护空间,再考虑开发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管控各地各行各业用地总量需求,倒逼建设用地来源逐步转向存量用地再开发为主,减少建设占用的耕地数量。”

今年3月下旬,历时5年完成的《常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通过了省政府批准。这是常德出台的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规划》聚焦底线管控,以“三调”为基数、底图确定了耕地保护红线目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要求各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有量足额带位置逐级下达分解,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实行党政同责、终身追责;永久基本农田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为了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展现“洞庭粮仓”的常德担当,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牵头编制了《常德市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将耕地保护底线目标划实划细,在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其他质量较好耕地中,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5.94万亩,为重大建设项目占用补划永久基本农田提供了空间。

一边是节约保护、一边是发展利用。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重要时期,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要素保障之间的供需矛盾,也是《规划》必须回答好的课题。

为此,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强化空间治理,推动耕地与建设用地布局双向优化。他们聚焦用地布局散乱、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综合运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水利和道路建设等政策工具,有序引导林果业等产业用地上山上坡,循序渐进恢复山下被占优质耕地;促进耕地规模经营和建设用地成片开发,降低耕地保护与城乡建设成本,通过土地整治复垦项目实施,补充耕地,总体上实现耕地保护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6月中旬,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白鹤山社区栗子岗一组的一处10多亩耕地上,满目油菜已褪去黄花,结成绿油油的菜籽夹。但在几年以前,这一片是枯死的果树和竹林。

耕地与林地常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插花现象”。山林中的耕地常因耕作不便抛荒,平坦开阔的地里却树木成林。为破解这一现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柳叶湖分局与林业部门协调,同等面积的林地与耕地互换,“腾笼换鸟”,推动耕地恢复。

“我们找人清理了这块林地,拖出去几卡车的杂树,将这里恢复成耕地,种上高粱、玉米等旱粮作物,套种芝麻。在不远处的麻五山,有个陡坡,是20世纪60年代村民开垦出来的耕地,不好种植,水也上不去。将这两块耕地和林地调整,既保住了林地面积,村民也多了可种的耕地。”栗子岗一组组长杨运秋说。

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通过林地上山、耕地下山,已有70余亩耕地恢复耕种。

一“制”锁定耕地保护新要求

“每天来看一看,我心里放心。”田间的机耕道上,汪传利正骑着电动车巡护田块。作为网格田长,每天巡田是他的“规定动作”。汪传利笑称自己是“田保姆”。

在武陵区芦荻山乡苗儿港村,像汪传利这样的网格田长共有5名。每个网格区都有公示牌,每个田长家门口都张贴有职责明白卡,上面写着网格田长的名字、联系电话、耕地保护责任面积、田长职责和工作目标等内容。汪传利和其他4名网格员走马上任当田长,共同承担起网格范围内的巡查、报告和耕地保护宣传工作。渐渐地,当地乡亲们逐渐认可了“田长制”。“现在村民只要是想动田用土,都会主动询问‘田长’的意见。”汪传利说。

“田长制”的管理职责主要是两个方面,即稳定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2022年5月,常德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总田长”,全市共设立市、县、乡、村、网格五级田长12723个,明确各级田长“职责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推动田长履职尽责,让每一寸耕地都有负责人,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加强耕地保护的一系列意见,市与县、县与乡均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规定主要负责人为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并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层层分解落实,明确保护责任目标和奖惩措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同时,出台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强化结果运用,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工作机制。

为完成田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跨越,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从机构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机制保障4个维度发力,组建工作专班、厘清工作职责、落实工作经费、健全工作机制,做到田长制工作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有机制、有落实,稳妥有序推进,高质有效运转。市田长办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导,压实基层田长田间管理职责,将田长制落实到具体丘块,确保田长制工作运行更有序、更顺畅、更高效。2023年7月,市人民检察院、市田长办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促进行政监管与法律监督衔接配合,形成了保护耕地的强大合力。

耕地保护成效如何,数字最有说服力:常德于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耕地恢复面积全省第一,实现耕地“进大于出”的历史性突破;2021年以来全市建设占用耕地项目488个7820亩,均按“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落实了占补平衡,报部建设项目“旱改水”承诺全部兑现,有效弥补了益常高速复线等重点工程建设造成的损失,真正实现了“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在此基础上,各地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逐步提高。

一“察”落实耕地保护新实效

责任范围划定清楚,责任主体明确之后,必须有强有力的检查和考核手段,使责任真正落地,真正实现以“长牙齿”的硬举措保证“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

汉寿县洲口镇前进村六组村民徐某刚流转了土地22.8亩,连同自家的16.08亩承包地改挖成鱼塘,用于甲鱼养殖。经汉寿县农业农村局鉴定,徐某刚挖塘养殖甲鱼共占用38.886亩基本农田,耕作层已遭到彻底破坏,损毁程度为特别严重,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相关部门随即对其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但徐某刚没有按照通知要求整改。随后,汉寿县自然资源局将该案移送至县公安局。最终,汉寿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徐某刚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罚金二千元。

这几年,常德市不断加强督察执法监管,逐步推动建立田长“地上巡”、公众参与“随手拍”、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查”的耕地智慧化监测监管体系,多渠道源头管控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从被动依赖卫片图斑核查的事后监管,转变为在违法初始阶段快速发现问题、制止问题行为的事前预防。

为提升工作合力,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探索构建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先后出台《关于建立自然资源规划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公益诉讼工作协助配合机制的意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市检察院关于互派业务骨干挂职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健全联合执法、公益诉讼、督导检查、诚信考核、追责问责等工作机制,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健全立案查处工作机制,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专项行动,出台《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规划违法行为工作规范》,明确各项业务批后监管和案件查处的工作职责,变“事后查处”为“全程监管”;不断创新执法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去存控增”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变“一枝独秀”为“齐头并进”,有力遏制了新增违法用地行为。2024年3月15日,常德市委书记、市长联合签署2024年1号田长令《常德市加强耕地保护十项措施》,以“零容忍”的态度和“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来常德考察,让我心里激动又幸福,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勉励,只有坚持守好我的责任田,田不荒,心里也就不会慌,才能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期待和重托。”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同兴村村支书杨宏志在自己的会议记录本上这样写着。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常德市坚决推进耕地保护工作以来,常德市的“耕”基越来越稳固,桃花源里大耕保格局已逐步成型。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Scan me!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