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概况
汉寿地处洞庭湖西滨,沅澧水尾闾,全县总面积2021平方公里,人口83万,辖1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诗词之乡”,是全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蔬菜重点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
2024年,汉寿县户籍人口793352人,其中:城镇人口278264人,乡村人口515088人;男性409481人,女性383871人;0-17岁132999人,18-34岁135940人,35-59岁331506人,60岁以上192907人。
历史悠久的人文之城。战国属楚地,秦朝属黔中郡,西汉属索县,东汉改索县为汉寿县,迄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是重要的楚文化传承地和沧浪文化的发源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沧浪文化、屈楚文化和龙舟文化。屈原、李白、刘禹锡在这里留下过诗词佳话,被誉为“党内楷模、女中豪杰”的老一辈革命家帅孟奇在这里留下了成长足迹,“英雄航天员”张陆在这里梦想起航。
区位优越的通达之城。汉寿是常德融入“长株潭”、对接“粤港澳”的桥头堡。319国道贯通南北,石长铁路、常益长高铁2条铁路和长张高速、益常高速复线2条高速纵横全境,火车货运站年货运能力达8800万吨,水路经沅澧两水可通江达海,桃花源机场直达30分钟。如今的汉寿,半小时到常德,一小时抵长沙,三小时跨省速达,越来越多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聚集。
2024年,全县公路里程2512公里,其中国道1条47公里、省道7条268公里、县道36条348公里、乡道150条804公里、村道595条1045公里。2024年末汽车保有量90709辆,其中:民用汽车90485辆,私人汽车88600辆。公交车线路5条。
美好宜居的幸福之城。县城除中小学校外38家机关事业单位围墙全部拆除,龙珠湖、寅虎卫士、青阳阁、院士、徕木等30个公园广场扮靓城市风景,1.2万个停车泊位免费开放,56家日间照料中心托起老年人“幸福夕阳红”,10个汉香书吧浸润美好生活,“你服务·我保护”共创平安行动温暖新就业群体,全程代办、免费停车、拆围透绿、爱心学院、送药上门、日间照料、营养关爱等7张名片熠熠生辉,赢得社会各界满满赞誉。
产业兴旺的活力之城。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清水湖文旅、龟鳖特养、蔬菜、砂石“6大百亿产业”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积厚成势。聚集了中联重科、康普医药、达嘉维康、徕木电子、正阳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了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康普医药产业园、达嘉维康医药产业园、徕木电子产业园、正阳生物电子烟用材料产业园等多个特色“园中园”,混凝土装备上榜湖南省产业集群竞赛胜出名单,正阳生物成为全省唯一烟碱产品持证生产企业;清水湖现代文旅生态产业园发展正劲,常德野生动物世界持续火爆三湘;汉寿甲鱼、汉寿蔬菜闪耀国际舞台,有汉寿甲鱼、汉寿玉臂藕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有“汉寿甲鱼甲天下、汉寿蔬菜鲜万家”的美誉;砂石资源蕴藏丰富,是全省储量最多、产量最大、质量最优的卵石生产基地。
近悦远来的赢商之城。汉寿倾力打造“走进汉寿、办事无忧”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保镖式、保安式服务,创新推行涉企行政审批全程代办,设立“5180”局域集团服务专线,服务对象覆盖全县3.9万市场主体,涉企事项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实现“企业呼叫、干部报到、服务即到”。高新技术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备,标准化厂房达23万平方米,中小学校、幼儿园、宾馆、医院、公租房、物流园、员工食堂等一应俱全,“三生融合、三态协同”的现代示范园区正加速形成。
蓬勃发展的奋进之城。近年来,汉寿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省委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跟市委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深入实施“强工稳农、活旅靓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区牵引、六轮驱动”,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寿,县域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8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亿元,增长6.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14元,增长5.4%;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1亿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