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退役军人典型事迹——高小平
高小平,男,汉族,1969年2月出生,大学文化,1987年11月当兵入伍,2002年10月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监管工作, 2010年任拘留所副所长、2016年调入戒毒所任副所长。转业17年来,就一直扎根在监所岗位一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恪尽职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监管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转业军人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退伍不褪色的军人精神。
一是忠诚可靠,永葆军人本色。监管场所因高墙而与外界隔绝,高小平2002年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局,先后到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工作,在高墙内一干就是17年。他常常说,“革命军人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管组织上怎样安排,他都安心把工作做好,正是源于对革命事业始终保持着一份深沉的热爱、一份朴素的忠诚、一种强烈的军人归属感,才能让他17年工作如一日坚守在监所岗位上。2002年高小平转业到常德市第二看守所工作,16间砖瓦结构的破烂牢房是办公场地,时任转业军人的所长对高小平说:“小高啊,看守所最怕遇上轰轰烈烈的大事,工作要细心,不出事就是最大的成绩!”17年的一线监所工作,他从事过巡控、内勤、管教、后勤等多个岗位,在6000多个日日夜夜,曾先后发现制止在押人员自杀、自伤自残事件350多起,制止闹监事件600多人次,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900余处,确保了在押人员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创下了17年监管工作无违纪的纪录。
二是恪尽职守,坚持军人操守。“爱一项钻一项”是军人的职业操守。高小平转业到地方始终秉持这个信念。他担任戒毒所副所长后经常说“我们的职责不单是监管、打击、惩戒,更重要的是教育、感化、挽救,用关爱唤醒戒毒学员的良知,使他们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待每一名戒毒学员,高小平一视同仁,坚持用耐心和责任心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热情鼓励他们在将来的日子里要活得堂堂正正,凭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27岁的戒毒学员吴某因吸毒被抓获强戒,刚到戒毒所的时候不吃饭也不说话,多次自杀、自残未果。高小平知道后经常与其谈心开导,宣讲毒品的危害和法律知识,还特地安排家人探视。出所后吴某特地感谢高小平,表示出去了一定要重新做人。高小平认为,如果一时不能点醒戒毒学员,那么多一点安慰和关怀,或许就能让他重燃希望。在这个理念下,高小平监管过的2000多名戒毒学员,有的通过积极表现提前解除强戒,有的通过学习认识到错误…。2016年6月,22岁的李某因吸食冰毒产生幻觉在家放火烧屋,李某强戒入所后,高小平与他的第一次谈话持续了4个多小时,李某扬言“不后悔,出去后又是一条好汉”。高小平便与他拉家常,李某慢慢说出自己的故事。在一次次谈心中,他也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清醒的认识。一年后,李某被提前解除。出所时李某给高小平跪下:“大哥,你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无以为报!”17年监所生涯中,高小平看守过的死刑犯达10多人、戒毒学员达2000多名。在高小平教导下,大多数从一开始对人生、社会的不满,慢慢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
三是清正廉洁,保持军人气节。心存敬畏,在岗无邪念,把纪律挺在前面;为人正直,坚持原则,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是高小平一生的军人气节。他担任戒毒所副所长后分管后勤工作,不贪不占。从未做过无原则的事,未受过纪律责任追究,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人也约法三章,凡涉及监管工作的事不能过问,凡上门说情的人一律拒绝,凡在戒学员家属请客一律不得参加。他常自嘲地说,本来干的就是得罪人的事,不得罪人都不行啊,否则怎么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就是因这份认真劲儿,得罪了不少人。工作期间,有人给他送来财物就为了见上“里面的人”一面,高小平当场拒绝。2017年,高小平一远房亲戚的儿子吸毒被强戒。远房亲戚找上门让他帮忙出出主意,好提前解除,高小平只说了四个字:“积极表现。”至今,远房亲戚仍不理解高小平的做法,愤怒地说:“你一个副所长这点事情都不敢做,当这个官有个屁用”。他时常警醒自己:“监所民警本来就是一只脚踏进了牢门,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另外一只脚随时有可能也落进去!”
四是乐于奉献,把“军功章”留给家人。“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对工作兢兢业业的高小平,面对家人却亏欠很多。每逢春节等节假日,他总是主动要求值班,安排其他民警回家团圆,自己坚守在监管岗位上,17年里就有13个春节是在监所与在押人员一起度过的。由于工作特殊,高小平常常回不了家,照顾母亲和儿子的担子都落在了妻子身上。儿子曾在日记中写道:“爸爸,您当警察累不累?您经常一去一个多月,想不想我们?”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高小平更多的力量。2006年6月,第二看守所整体迁移。200多名在押人员需要押解,其中还包括几名重刑犯。此时,高小平的儿子正感冒发高烧,消息传来。同事们都让高小平回去照料,而作为最熟悉情况的管教民警,高小平选择了坚守。将最后一名在押人员押进牢房后,来到了儿子的床前。
是什么力量让他坚守了17年?正是那份军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坚守在岗位。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高小平一样默默无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履职尽责、不计得失的军转干部才让我市的公安工作不断踏上新的台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