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4/8 15:48:07
您的位置: 首页 >2021答卷>优化营商环境>详细内容

常德市2021年1-11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情况

分享到:
2021-12-24 09:18 来源:常德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打印】 【字体:

今年来,常德市优化办始终秉承“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围绕“小切口、硬措施、实效果”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着力打造具有常德特色最优综合营商环境。在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中,常德“获得信贷”和“执行合同”两项指标入选,成为全国最佳改革示范引领案例。

一、突出常抓常管,优化工作关联度明显提升。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争取支持,常态调度部署,形成了多方用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次听取情况汇报,研究破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市委领导、人大评议、政府主抓、政协监督、全社会广泛参与、市县乡同步推进的全覆盖工作机制。二是指标引领。对标国、省评价指标体系和改革案例,出台了市优化营商环境2021版,明确了163项改革举措,通过实行“指标团队”和“指标长”制度,全面压实工作职责,为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服务,今年全市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办事环节和时间压幅达50%以上。三是强化督导。严格落实“月调度”和清单管理制度,做到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扎实开展攻坚行动,积极组织暗访暗查、工作调研和专项整治,形成了常态化督导机制,今年市县两级优化办共督办各类问题200余个,受到了企业广泛好评。

二、突出省心省事,政务服务便利度明显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简政便民,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办事环境,努力做到审批更高效、办事更便捷、成本更低廉。一是编制服务指南。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对30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和65个下沉乡村受办事项进行精细化梳理,按照“一事一标”的要求编制服务指南,常德“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二是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深化“综合窗口”改革,设立服务专区,实现服务事项线下“只到一窗,一次办好”。创新探索“区块链+政务服务”,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的场景应用,全力打造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数据应用创新“双样板”。推出“刷脸办”“兜底办”“掌上办”“帮代办”等服务产品,打造了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三是推动数据整合。强力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建成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归集21个部门96类共2800万条证照数据。在一体化平台配置电子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等9类电子证照,实现高频事项关联证照在线查验。四是加强平台建设。推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超市”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融合对接,打造中介服务“网购模式”,目前已有633家中介服务机构入驻超市,涉及30个领域357个服务事项,有效规范了中介服务环境。

三、突出精准精细,市场主体活跃度明显提升。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和“不见面审批”,优化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等六个联办事项,整合所有资料形成“一张表单”,实施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免费赠送和营业执照免费邮寄业务,实现企业开办“一窗通、一日办、零费用”。今年来,累计为市场主体节约费用近600万元。大力开展市场主体和规上企业“双倍增”行动,优化各类市场主体比例。1-11月份,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约4.71万户,市场主体总数达38.11万户。创新推进“一页一证”改革,探索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制度,实现“一证准营”。大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目前已有73家企业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当场取得经营许可,353家企业通过优化准入服务方式取得经营许可。

四、突出高质高效,项目建设加速度明显提升。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以培育优势产业链和服务“五好园区”建设为目标,全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一方面,审批提速。创新探索“标准地+承诺制+全程代办”制度,协调推进“多测合一”“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和“区域评估”改革,创新施工图审查“互联网+多图联审”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项目方节约资金近2000万元,项目审批效率全省领先。推动市政报装并联审批改革,实现规划、占道、园林、绿化等审批业务“一窗申报、并联办理”,并在各园区推行“告知承诺制”改革,免予行政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另一方面,流程提效。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将水电气报装环节整合为3个,低风险项目报装时间压缩至2-5个工作日,大幅提升了市政报装效率。创新实施“不动产转移登记+水电气联动过户”改革,市场主体由改革前至少需要跑4个单位,提交4次资料,变为现在只需一次申报、一窗办理。

五、突出惠企惠民,要素保障精准度明显提升。紧盯群众和企业关注度高的“急难愁盼”问题,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保障精准度,打通惠企惠民“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加强政策落实。加强涉企政策管理,成立了推进政策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督导涉企政策落实,1-11月,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0.22亿元。提升政策服务能力,开发常德版“政策计算器”和“政策一键查”服务平台,并将查询功能配置于“我的常德”APP,实现涉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掌上可办”,目前已梳理国省市政策文件4314条,梳理政策条目781条。另一方面,加强资金保障。做优做强“金融超市”,着力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企业征信不透明、小微企业抵押物少等融资难点,截至目前,金融超市注册企业数近33993家,全市企业注册率达到50.62%,放款总金额117.83亿元。创新推出“科技担”“国担快贷”“信补贷”等特色产品,满足不同企业需求。强化担保增信降费,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业务,降低担保费率,小微企业担保费率锁定在1%以内,目前新增担保业务2206笔,新增担保额161.2亿元。

六、突出公平公正,法治建设满意度明显提升。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工作实际,整合各方力量,不断完善与创新各类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推动打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让监管更有温度。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规范涉企检查,今年将22家行政执法部门和48项抽查任务全部纳入监管平台,明确联合抽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面推进“柔性监管”,出台了第二批市场领域轻微违规违法免罚清单,推动公安、交警、交通、安监和税务等领域先行先试,进一步扩大柔性监管范围,全市依据“免罚清单”累计作出不予处罚决定近8万次,极大提升了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二是让执法更有力度。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四项制度”,积极开展执法案卷交叉检查和重点领域监管执法案卷评查,今年对全市生态环保和应急管理领域执法案件进行了再监管,评查卷宗400余宗,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三是让调解更有精度。扎实开展一年以上未结诉讼案件清零行动,实行“一案一策”,今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3509件,审执结65504件。全面加强法院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建立健全府院联系机制,完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提升了司法保护水平。

终审:李念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