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5 - 常德年鉴2022
P. 405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由于种种原因,以前活跃在 【鼓盆歌】 鼓盆歌俗称“丧 句式结构在清朝前期为五字句,清
沅、澧二水两岸数以十计的喀喀戏 鼓”,源于中国古代的“击缶” 嘉庆年间,落第秀才苏金福改为七
半职业剧团已日益衰落,老艺师逐 “鼓盆”。曾流行于全国广大地 字句;20世纪70年代在澧县文化馆
个谢世,艺人和青年演员不断流 区,鄂南及湘西北地区因民间丧事 的主导下,引入多字句式,把口传
失,唯一的专业剧团也逐渐向“丝 礼俗而幸存至今。曾名湘北大鼓、 变为文本传,演唱改说唱,坐唱改
弦歌舞为主、喀喀戏为辅”的综合 澧州大鼓。鼓盆歌是荆楚巫傩、祭 站唱;演唱语言以澧州官话为主,
艺术团体转化。常德喀喀戏已处于 祀文化的典型代表,艺术内涵丰 注重地域性和即时性。2014年,鼓
“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危困 富,表现为唱词的文学性极强:常 盆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境地。 用韵11个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化遗产扩展名录。
前要求一韵到底,后来有所变动; (刘长青)
表19 常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7项)
批次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保护单位
澧水船工号子 民间音乐 澧县文化馆
高腔(常德高腔) 传统戏剧 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
第一批
荆河戏 传统戏剧 澧县荆河剧院演艺有限公司
常德丝弦 曲 艺 常德市文化馆
孟姜女传说(扩展项目) 民间文学 津市市文化馆
第二批
花鼓戏 传统戏剧 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
第四批 鼓盆歌(扩展项目) 曲 艺 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
表20 常德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20项)
批次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保护单位
刘海砍樵传说 武陵区文化馆
民间文学
桃花源传说 桃源县文化馆
澧州夯歌 澧县文化馆
民间音乐
第一批 安乡硪歌 安乡县文化馆
土家族跳丧舞 石门县文化馆
民间舞蹈
桃源瑜伽焰口手势 桃源县文化馆
九澧渔鼓 曲 艺 临澧县文化馆
桩巴龙传说 石门县文化馆
宋玉传说 民间文学 临澧县文化馆
第二批
杨幺的民间故事 汉寿县文化馆
擂茶习俗 民 俗 桃源县文化馆
善卷传说 鼎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
民间文学
第三批 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 津市市文化馆
石门土家山歌 民间音乐 石门县文化馆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