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归档时间:2023年07月18日

情暖“外来户”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0-02-27 08:46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勇军 通讯员 陈银生 李蓉 徐莉

刚满18岁的寇长林,这两天格外兴奋,因为他就要到安乡县工业园区“毅力能源”当工人了。

2月26日,在安乡县大鲸港镇安庆易地扶贫安置点见到寇长林时,他正在家里打点行装。年幼的妹妹脸上还留有泪痕,扯着哥哥衣袖,似乎难舍。见到记者,这个小伙子显得有些腼腆。他说:“真的没想到,我能进城当工人,下午就去县工业园区报到,以后一家人的生活有希望了。”

10多年前,寇长林和还在襁褓中的妹妹跟随父母,从云南来到安乡大鲸港,靠帮别人种田、割稻、摘棉花维持生计。时间长了,就在此安家落户。他的父亲是个聋哑人,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嫌家里太穷,没几年就离家出走,一家人生活重担落在寇长林肩上。2014年,寇长林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2017年,寇长林家搬迁到易地扶贫安置点。

“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创造。”寇长林感激地告诉记者,“前几天,看到村里送来招聘宣传单,我产生了强烈的就业愿望。可惜应聘了几家企业,都因我身材瘦弱,没能如愿。搭帮镇劳保站站长杨新武,他不厌其烦带着我到处面试,终于在家门口就了业。这样不用远走,能照顾父亲和妹妹。”

无独有偶。20岁的覃基超就住在寇长林家楼下,他的经历与寇长林相似,也是“外来户”。

16年前,覃基超家从桑植县搬迁至安乡。姐姐出嫁不久,父亲意外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进了易地扶贫安置点,生活有保障,但他不甘于现状,总想靠双手改变命运。

镇扶贫办主任熊运武对覃基超家情况了如指掌。这段时间,他天天东跑西颠。县工业园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被熊运武的热心所感动,不仅接纳覃基超为企业员工,还答应为他母亲在企业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前两天,接到企业聘用通知,覃基超高兴得抱着母亲连转了3圈。

县委宣传部干部黄伟介绍,安庆易地扶贫安置点于去年8月建成,搬迁过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4户83人。安乡四面环水,地广人稀,有不少外来户迁移到此,从事农业生产。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又是企业有序开工生产时期,为有效解决县工业园区用工,大鲸港镇充分利用镇政府网站平台、微信工作群、朋友圈等发布用工信息1000余条,发放企业用工信息彩页1000余份,在各村、社区主干道沿线设立宣传牌50余块,目前已有50人顺利签约,将陆续上岗。


(责任编辑: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