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石门产业扶贫靓了品牌鼓了腰包

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增收门路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0-10-12 08:46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侯碧海 通讯员 汪泽新 龚军

金秋十月,又到了柑橘成熟的季节,石门县山山岭岭的橘树上挂满了“黄金果”,乡村道路上运橘车辆来回穿梭,橘农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为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石门县委、县政府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机制与模式,拓展产业发展路径,构建“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的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由“输血”到“造血”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该县优化模式,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开展产业扶贫。通过依托杨氏果业、湘佳牧业、湘丰茶业、湘峰蜂业等一批龙头企业,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发展了柑橘、茶叶、无患子、猕猴桃、高山蔬菜和石门土鸡、石门香猪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产业专业村,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其中“石门土鸡精准扶贫项目”带动了4224户12380人脱贫增收;引进的金湘源、德尔耀、杨氏鲜果、福慧达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了全县150个村发展柑橘产业,8343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该县创新方式,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动开展产业扶贫,积极支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他们以股份合作为撬动,支持村居和贫困户以土地、小额金融贷款入股分红,实现贫困户稳步增收。目前,共流转贫困农户土地3.33万亩,受益贫困人口14791人。在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该县通过聘请贫困人口为务工人员,以工资性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该县拓宽思路,延长产业链条联动开展产业扶贫。在利用光伏发电方面,全县共建成62座光伏扶贫电站,每年每个村可增加收入4~6万元,受益贫困人口达16691人;在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方面,在乡、村设立电商服务网点266个,其中贫困村覆盖率达100%,创办电商扶贫培训基地5个,发展网商网店1125家,电子商务从业人员5500多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人数38580人;在以旅游辐射推动脱贫方面,以“景区带村”为重点,积极推进“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2535户、8365人实现稳定脱贫,长梯隘村、薛家村入选全省旅游扶贫经典案例。

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石门县产业扶贫成效显著。目前,全县15个乡镇种植柑橘44万亩,带动8843个贫困户脱贫;11个乡镇种植茶叶18万亩,带动3398个贫困户脱贫;164个村发展土鸡养殖6000万羽,带动4224个贫困户脱贫。“石门柑橘”“石门银峰”“石门土鸡”三大地方公用品牌越叫越响亮,特色扶贫产业不断壮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责任编辑:晏紫卉)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