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概况
武陵,位于湖南北部、常德中部偏北,地处洞庭湖西部,是位于湘西北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是常德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常德市乃至湘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秦蜀郡守张若在此筑城,迄今已有2280余年的历史,史称张若城。武陵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枢纽,又是上溯黔东,下达苏皖的运输要道,“左包洞庭之险,右扼五溪之要”,素有“荆楚唇齿”、“滇黔咽喉”之称,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开发西南的门户,又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境内主要有常德诗墙、白马湖文化公园、丁玲公园、武陵阁步行城、笔架城、常德博物馆、河洑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
武陵区地形以丘陵平地为主,西部的河洑山为境内唯一大型山区。境内湖泊有白马湖等,主要河流有穿紫河、姻缘河、三闾河。穿紫河水系位于常德市城区北部,西起竹叶港,东至南碈。途经新河渠、费家湖、仁智当、李仁当、白马湖、长港、穿紫桥河、姻缘桥河、三闾港、沙河等沟港。全长17.3km,是常德市的一条环城水系。
武陵区居沅水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6.5°C-17.5°C,年降雨量1400毫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256天以上,年均相对湿度在68-89%之间;冬季盛吹东北偏北风,夏季盛吹东南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季风转换时期,以偏北风居多。城区交通便捷,319、207国道纵横贯穿全境,紧邻的桃花源机场已开通与中国主要大城市的航线,石长铁路、黔张常高铁、长常高速公路、常张高速公路、常益长高铁建成通车,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区供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邮政电信网络功能齐全,道路纵横交错,商业广场、文化娱乐、一应俱全,安居小区整齐如一。
2014年武陵区区划调整撤销护城、南坪岗、东江、东郊4个建制乡,成立4个街道;新组建芙蓉、芷兰2个街道;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范围,将丹洲乡的高泗、泽远、石灰3个建制村和河洑镇的青林、杨桥2个建制村,芦荻山乡的马家吉社区等6个村(居)划归城区街道管辖;对全区11个街道范围进行调整,对11个街道进行命名;调整社区管辖范围并对新组建社区和撤并的社区进行命名、更名。至此,武陵区11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1个镇。共有社区103个、行政村25个。
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30.9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88.3亿元,下降1.2%;第三产业增加值623.7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51.7:46.9。
区本级完成生产总值55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0.2%;第三产业增加值492.6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8.9:89.5。
2024年全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7亿元。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8.3亿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