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概况
桃源县地处湖南西北部、沅江中下游,因千古名篇《桃花源记》而得名,素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美誉。
桃源是地域大县。西连怀化沅陵、张家界慈利和永定,东靠常德临澧、武陵、鼎城,北依常德石门,南抵益阳安化,总面积4442平方公里,居全省第4,其中平原22.49%、丘陵40.15%、山地35.99%、水面1.37%。黔张常铁路过境85.7公里,在县城和牛车河设客运站,客运班次34趟/日,年客流量56万人次;常张、常吉、官新高速和G319国道纵贯全境,陬市港区建成运营,形成集机场、高铁、高速、水运于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桃源是人口大县。共有28个乡镇(街道)、413个村(社区),其中有枫树维回乡、青林回维乡两个民族乡,县内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36个民族,有2万多少数民族同胞。户籍人口93.6万,“七人普”常住人口80.92万,其中城镇人口34.6万,城镇化率42.76%、较“六人普”提高16.14个百分点。
桃源是文化大县。宋乾德元年(963年)建县,境内有文物保护单位196处,有桃源擂茶、板龙灯、三棒鼓、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保护项目87项,出土的商代晚期国宝级青铜器“皿方罍”被誉为“方罍之王”,桃源傩戏有“戏剧活化石”之称,桃源刺绣被誉为“湘绣之魂”,是“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新钢笔画之乡”“湖南书画之乡”。近代以来,建立了湘西北首个红色政权——徐溶熙苏维埃政权,走出了民国先驱宋教仁、史学泰斗翦伯赞等名人志士。
桃源是农业大县。共有耕地面积121.34万亩,其中旱地15.69万亩、水田105.65万亩;林地面积406万亩,森林覆盖率57.22%;水库310座(大型水库黄石水库、竹园水库2座,中型水库9座,小型水库299座),大中型灌区19个,山塘4.27万口,干支渠8584公里,小型河坝2900座,电力排灌泵站1020处、装机4.72万千瓦,农村小水电站57处、装机8.43万千瓦。粮食播种面积、总产连续六年全省“双第一”,桃源红茶、大种鸡、黑猪等农产品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大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县、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十大富硒之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桃源是教育大县。共有各类学校203所、在校师生11.3万人,全县高考录取率90%以上,清华、北大录取人数连年居全省前列,桃源一中立德树人办学经验被省教育厅专文推介,被誉为湖南省“第五大名校”;桃源职业中专连续8年本科录取人数占全省职校录取计划十分之一。2024年,桃源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